59年彭总卸任国防部长,毛主席问罗帅:谁能当此任?罗帅推荐一人

时间:2023-10-01 12:13来自:未知

从1927年秋收起义开始,罗荣桓就一直追随着毛主席南征北战,毛主席也对罗荣桓非常了解,也对他非常器重,在很多国家大事问题上,毛主席也会询问罗荣桓的意见。

国有疑难可问谁

1929年年底的古田会议之后,毛主席和秘书冯文彬在散步时遇到了前委委员罗荣桓,对方敬礼问候后便匆匆离去。

当时,毛主席驻足伫立,望着这位沉稳踏实的红军干部,在点燃一支香烟后说道:“这个同志是个人才,是一位很好的干部,我们发现的晚了。”

不久之后,毛主席改组了红4军第2纵队的领导机构,罗荣桓被提升为第2纵队政委,从那之后就开始肩负起了重任。

在工作上,罗荣桓非常善于团结同志。

当时,林彪被提拔为红4军军长,但是他的性格非常奇怪,几个党代表同他都没办法搞好关系。

毛主席最终选定了罗荣桓。

罗荣桓出任了红4军政委后,将军中的军事训练、宣传教育以及政治工作等方方面面都管理地井井有条,林彪也挑不出什么毛病。

所以,一段时间之后,两人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也做到了相安无事。

毛主席听说后还高兴地说:“谁说的林彪难缠,罗荣桓现在在4军,就和林彪团结得很好。”

后来的抗日战争时期,罗荣桓更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才能,山东根据地也愈发巩固和扩大,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,这背后罗荣桓所付出的努力也不用多说什么了。

对于这样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,毛主席只是用了一句话作为评价:“山东只换上了一个罗荣桓,全局的棋就下活了。”

毛主席欣赏罗荣桓,也同样是因为罗荣桓是个说真话的人,他也是真正坚持毛主席思想的人。

1944年,罗荣桓就发表过一篇名为《学习毛主席思想》的文章,并在文章中提到:毛主席思想的根本就是实事求是,我们对于毛主席著作的学习也是提倡实事求是,不提倡迷信。

此外,罗荣桓也非常注意深入实际和调查研究,他多年来在军队中从事政治工作,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“从连队中来,到连队中去”。

在身体不好的情况下,毛主席劝他少去参加会议,只用跟个别的干部展开一些谈话就可以了,一切还是要为身体着想。

不过,罗荣桓还是坚持到部队当中视察,甚至还去了海边防部队去调查了解情况。

在全国解放后,我军也迅速迈入了现代化和正规化的建设,当时部队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部队的文化水平太低。

罗荣桓担任总政主任后,马上就对部队文化水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,并且亲自主持制定了《关于在军队中实施文化教育的指示》,在毛主席的支持下,全军也开始了以提高文化水平作为首要任务。

从后来的军队建设成果来看,这项战略措施对于我军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发挥出了重要作用。

多年的历史中,罗荣桓总是能够不顾个人得失仗义执言,保护了大批革命干部,这也是罗荣桓能够在军中威望如此之高的另一原因。

毛主席在做一些决策时也总是会将罗荣桓的意见考虑进去,这似乎成为了一种习惯。

不过,到了1956年,罗荣桓的心绞痛复发,他出于担心影响工作的考虑,就专门写了请求辞去总政部主任的职务。

毛主席考虑到他的身体实际情况,也就批准了他的情况,后来,由于身体的原因,中央一些会议罗荣桓也没有去参加,这些都不影响罗荣桓在毛主席心目当中的地位。

1958年的成都会议,罗荣桓在林月琴的陪同下出席了,毛主席还特意指示罗荣桓,若是身体有受不住的地方可以随时退席,不用勉强下去。

会议期间,毛主席在院中散步的时候遇到过林月琴,还对她说:“我们这位病号可是老实人呀,我喜欢老实人,说老实话,办老实事。”

第二年,在国防部长的人选问题上,毛主席还是考虑到了罗荣桓的意见。

罗帅推荐了贺龙

1959年,彭德怀辞去了国防部长的职务,那么由谁来接替这个职务,就成为了困扰在毛主席心头的一个大问题。

思来想去,毛主席挑选了林彪。

罗荣桓表示了反对意见。

按照罗荣桓的意思,林彪不能够匹配这个职务的需要,因此建议贺龙来担任国防部长。

罗荣桓在面对林彪的一些工作时还说过:“所谓带着问题去学毛主席著作,绝不能只是从书本上寻找现成的答案,历史是向前发展的,是有着多样性的,因此也就不可能要求前人给我们写出万灵药方。”

邓小平后来也补充道:“对于一些庸俗化的做法,当时罗荣桓同志第一个不同意,说学习毛主席著作是要学习精神实质,书记处也赞同罗荣桓同志的意见。”

遗憾的是,罗荣桓的身体情况一日不如一日。

1960年底,经过罗瑞卿和萧华提议,毛主席也决定让罗荣桓复出,去当总政部主任。

罗荣桓也走了出来,带病工作了两年多的时间。

可是,到了1963年秋天,罗荣桓不仅出现了血压高的问题,心绞痛也时有发生,慢慢地就连肾功能都衰竭了,入院不久之后,就被报了病危。

毛主席听闻后,立即下达命令:全力抢救。

1963年12月15日,罗荣桓的病情持续恶化,在苏醒后,他拉着林月琴的手简单交代了几个问题,随后便昏迷过去,直到去世。

那个时候毛主席还在中南海听取聂荣臻的报告,当晚开会的时候,毛主席提议大家起立为罗荣桓默哀。

从罗荣桓当年处理好军中工作开始看起,一直到罗荣桓去世,他所表现出的总是一样。

罗荣桓逝世后,毛主席曾几天几夜睡不好觉,还写下了一首《吊罗荣桓同志》表达了自己的哀思。

开国上将陈士榘对于罗荣桓非常熟悉,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语:“可惜的是,罗荣桓死得早,这对于军队的建设是一个不小的打击,他去世之后,军队的工作完全落到了林彪那里,在军队当中,已经没有人能制衡。”

在毛主席的印象当中,罗荣桓和林彪共事多年,在那首诗句当中,也提到了很多历史,比如当年林彪在攻打锦州问题上产生动摇时,正是罗荣桓出面才化解了一个危机。

历史也同样证明了,当时被罗荣桓推荐的贺龙,也表现出了极为刚毅的一面。

1960年1月,贺龙兼任了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,他就郑重提出要大刀阔斧纠正军工建设中的一些问题。

2年后,军委在广州会议后,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林彪就一直没有参加军委常委会议,一些讨论军中重大问题的会议林彪也几乎从不出席,日常工作也就落在了贺龙和聂荣臻这两位元帅的身上。

不过,他们俩当时的处境也比较尴尬,从当时的职务来看,他们也是有责任去挑起大梁的,不过中央并没有赋予他们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任务,因此,若是有了什么新情况和新变化,他们还需要继续向林彪汇报,中间的过程也比较麻烦。

从国际局势上来看,当时中国的处境也同样尴尬,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印边界的局势都日趋紧张,两位元帅的工作需要请示毛主席,也得抓紧跟林彪通气,可林彪的脾气总是“不赞同也不反对”,两位元帅总体上都是遵照着毛主席的批示来处置工作。

尤其是在处理和印度关系方面,贺龙在1962年5月便已经分析了边界处的地形地势,并立即指示新疆和西藏军区的边防部队应该立即做好应对的准备,同时,军委战略委员会领导小组还研究了美蒋关系以及对方军队动向,为东南沿海地区可能发生的战争做准备。

正是有了这些事先准备,在对印自卫反击战爆发期间,中方军队才能充分应对,最终妥善处理了问题。

1963年9月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,毛主席正式提出:“由于林彪长期生病,身体不好,我建议让贺龙来主持军委日常工作。”

贺龙到岗以后,按照毛主席“两头抓”的指示,在推动部队思想作风建设的同时狠抓军事工作,加强了部队的军事训练,并且在1964年掀起了一个大练兵的高潮,使得全军的情况出现了极大的好转。

后来,全军展开了一次军事大比武,在训练场上,各个技术能手都展现出身手不凡的一面,贺龙在观看的时候还兴奋地鼓起了掌,叫道:“好极了!好极了!”

他觉得这样的成果应该让中央的领导同志也过来看看,于是便向周总理作了汇报。

毛主席后来还去了练兵场,检阅了部队的成果,他表示参加表演的民兵技术非常高超,功夫了得,应当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表扬,并指示要在全军范围内推广比武尖子经验。

不过,原本林彪也该来到现场观摩的,可他当时说自己身体有病,就没有出席。

那段时间,全军大比武也取得了极为优异的成绩,并且造就出了一大批有着良好军政素质的骨干力量,有力推动了部队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。

此外,贺龙在主持了军委工作之后,和聂荣臻、罗瑞卿等同志密切配合,在1965年底,军委常委会作出了一系列有关军队建设的重要决定,其中包括了“国防科研机构的建设”、“设防问题”以及“加强边防建设问题”等。

而且,关于加强民兵建设以及军兵种、国防工业等部门领导干部调整等都在有序推动中,这些都是在没有林彪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。

贺龙一生坦坦荡荡,他在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表现也完全对得起罗荣桓元帅的推荐。

这些也都足以证明,罗荣桓对于任何一个建议背后都是有着很多思考的。

参考

哪位元帅反对林彪接任国防部长提议贺龙?凤凰网

罗荣桓:襟怀坦荡真伟人冯征中国老区建设


参考资料